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价格行情 >> 
中国文化元素满满 成都大运会尽显“中国式浪漫”

时间:2023-08-01 17:39:34    来源 : 华夏经纬网

7月28日晚,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图为开幕式焰火。 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华夏经纬网综合媒体报道】7月2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幕,作为中国西部首次举办的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成都大运会不仅是一场运动风采与青春活力的精彩碰撞,更是一次古蜀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从磅礴设计到细节巧思,大运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色,以创新形态为表征,向世界彰显出天府之国的独特魅力。


【资料图】

比赛场馆“川味”浓


大运会赛场别具一格的场馆设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由12000多块彩釉玻璃拼成的“太阳神鸟”穹顶熠熠生辉;凤凰山体育公园酷似盖碗茶的造型蕴含着中国人的待客之道;简阳市文化体育中心的外立面造型是对非遗工艺“瓷胎竹编”的抽象简化,寻根溯源,从造型到内核,世界得以窥见古典文明的韵味风华。

航拍成都大运会主体育场 “太阳神鸟”夜幕下熠熠生辉

形象元素拉满“中国风”


大运会会徽主体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对应英文首字母“U”的基础上,糅合了“太阳神鸟”与“凤凰”这两种典型中国元素,与国际大体联标志元素一脉相承。

火炬“蓉火”,取“包容”之意,用朱红、明黄、翠绿、湖蓝四个渐变色块和“太阳神鸟”、三星堆青铜立人与熊猫元素凸现热情和朝气。

奖牌以“蓉光”为名,运用蜀锦工艺制成的奖牌绶带表面可拼接的芙蓉花纹寓意团结合作、成双成对。

吉祥物“蓉宝”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芝麻”为原型创作。“蓉宝”面部构思参考了传统艺术瑰宝“川剧”的脸谱样式,耳朵、眼睛、尾巴皆呈现火焰形态,凸显了“火”这一天府文化中的重要标签。

大运会开幕式将体现众多成都元素,图为彩排现场的“蓉宝”

大运村里“非遗热”


大运村妙趣横生的全方位、沉浸式体验是中国文化的一场盛大展演。

在大运村互动体验中心,全球健儿可以体验皮影、蜀绣、竹编等多项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技艺,也可以在画脸谱、扎风筝、穿汉服中亲身感受中国文化。

这是7月16日在大运村展览中心内拍摄的特色服饰展区。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在大运村展览中心,蜀锦、自贡扎染、宜宾蜡染等非遗文化展览和书法美术展品从不同视角反映着地域文化的多姿多彩和生活气息。

在运动员餐厅里,除了世界各地的美食,火锅、串串、熊猫造型的赖汤圆等非遗小吃种类繁多,让各国运动员在比赛之余,能够品尝地道的川味特色。“好逛”“好玩”“好吃”,大运村在承担后勤保障、休闲放松的功能之外,也传达出“多元文化,美美与共”的理念。

成都大运村运动员餐厅窗口供应的熊猫造型豆包。新华社记者 郑直 摄

“太阳神鸟”引出12声倒计时


以往的大型活动,往往从“10”开始倒计时。成都大运会开幕,别出心裁采用12声倒计时。这与开幕式主导形象——“太阳神鸟”密不可分。

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是成都城市形象标志。四只神鸟环绕其间,外侧等距分布着12道旋转的齿状金芒。古蜀先民用这一图案,表达着对光明和希望的崇拜。当厚重的古蜀文化与热烈的青春盛宴相遇,12声倒计时呼之欲出。

这是7月28日拍摄的开幕式倒计时焰火。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当晚,“太阳神鸟”穿越时空翩翩而至,四只神鸟围绕旋转的太阳飞翔,十二道金芒渐次点亮,阳光普照。从地面到空中,12个数字形状的焰火依次绽放。

代表着光明和希望的“太阳神鸟”,一直延续到点火环节。在航天员叶光富的带领下,31名火炬手共同点燃了太阳神鸟点火盘。“太阳神鸟”缓缓转动,继而引发空中12道火焰,直至点燃200米外的火炬塔。

“金色芙蓉花”焰火“花开迎客”


焰火表演以金色为主要视觉元素,象征青春光彩、活力绽放。用焰火展现世界大学生在中国成都相聚携手、团结进取,表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的共同心愿,描绘面向未来、共创明天的绚丽画卷。

同时呼应开幕式主题和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口号“成都成就梦想”。所以,它定义为“金色梦想”,寓意向世界呈现一个“阳光灿烂”的开幕式,表现全世界青年大学生欢聚成都,沐浴阳光、成就梦想的欢乐与风采。

这是7月28日拍摄的开幕式焰火。新华社记者吴刚摄

特效数字焰火与太阳神鸟金芒旋转倒计时融合,依次出现“12、11……1”的倒计时数字,随后一朵金色芙蓉花绽放。

芙蓉花是成都市市花,除了代表青春与活力,它还体现出开放与友好的寓意,表达出“花开迎客”的主题,“蓉城”成都欢迎全世界的大学生运动员。

蜀锦蜀绣绘就“锦绣之路”


开幕式入场环节,运动员脚下是一条“锦绣之路”。投影打出的七彩丝线流淌到地面上,300多个环线铺满整个体育场跑道,最后逐渐变成绚丽的中国传统图案,寓意全世界青年健儿在蜀绣铺就的锦绣之路上,去追寻他们的锦绣前程。

《锦绣之路》传递了我们的美好祝福,是此次开幕式的精心策划之一。先导片中古老的织机编织蜀锦,为入场的运动员织出寓意多彩青春和美好未来的梦想之路。从引导牌到投影和先导片,都蕴含着一个主题:全世界大学生运动员来到中国,都踏着祥云,走上“锦绣之路”。

7月28日,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蜀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首,起源自川西平原,已有3000多年历史,以针法技艺见长;蜀锦是盛产于四川成都地区的一种丝织物,有2000多年的历史,成都自古以来以蜀锦闻名,“锦城”“锦官城”便与此有关。

中国代表团引导员高举的引导牌,结合蜀锦与蜀绣工艺,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绣代表性传承人郝淑萍手工绣制而成。引导牌边框选取漆艺纹样,面料选用亚金色回形纹蜀锦,以蜀绣工艺在四角上绣制如意纹样,在表达美好祝福的同时,将四川独具特色的蜀绣在开幕式上巧妙且恰如其分地展现给观众。

7月28日,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文体表演呈现巴蜀韵中国风


开幕式上,文体表演的时长被压缩至约15分钟。时间虽短,却密集呈现了三星堆、川剧、大熊猫、火锅、芙蓉花等四川元素,为世界青年端上一道巴蜀韵、中国风的文化大餐。

·金沙石磬

文体表演《青春之光》中,3000年前的金沙石磬被敲响。

金沙石磬,2006年6月10日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是距今3000多年商周时期的石器。石磬长109厘米、宽57厘米、厚4厘米,为目前中国商周时期石磬中体量最大的一件,至今仍可敲击发音,其音质纯美悦耳。石磬体现了古蜀王国祭祀活动的隆重与庄严,也使蜀地“未有礼乐”的认识成为过去。

图/新华社

· 青铜纵目面具

开幕式舞蹈表演中,演员的造型来源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人像。演员们戴的面具原型是青铜纵目面具,同样来自于三星堆遗址。

青铜纵目面具,1986年出土于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年代为商代晚期,现收藏于三星堆博物馆。青铜纵目面具高66cm、宽138cm,有着“千里眼”“顺风耳”之誉,是在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面具中造型最奇特、最宏伟壮观的一件。“纵目”体现了远古人类对极目千里神力的想象。

7月28日,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 川剧变脸

川剧变脸方阵披着金色斗篷,踩着“川剧念白”混搭赛博朋克风格的音乐节奏激情登场。短短20秒的时间里,来自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国家二级演员康勇变出了12张脸,最后一张脸以大熊猫“花花”为原型创作,惊艳全场。

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通过脸谱的瞬间变化表现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情绪。2006年,川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月28日,演员在大运会开幕式上表演川剧变脸。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综合自人民网、中新网、新华网、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成都日报等

标签:

热门推荐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