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成都大运会场馆的“巧心思”——
“科技范儿”助力绿色低碳
(资料图片)
7月29日,成都大运会11个竞赛项目开赛,诸多竞赛和训练场馆陆续亮相。
实地观赛过程中,记者发现,成都大运会不仅是一次体育的盛会,更是一次绿色节俭办赛的生动实践,“绿色、节俭、必须”的办赛原则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是各个场馆,在保障办赛、参赛、观赛的同时,也展现着成都这座有着悠久历史城市的现代感、“科技范儿”。
西南财经大学光华校区体育馆是7月29日正式亮相的竞赛场馆之一,当日,排球项目的两场预赛在这里举行。一走进这个场馆,记者就发现其中的很大不同:这个10多米高的场馆顶层,排列着一排排银色的、圆桶一样的布袋。经过询问得知,这正是该场馆实现绿色低碳的秘密之一。
“这些布袋名为布袋风管,是空调管道。它不用包裹防凝水的保温层,而且重量极轻,承重负荷小的同时,还能消除风管内的声音,吸收其他噪声。”项目技术负责人陈聪介绍,这些看似普通的布袋风管,使用时只需要150帕静压即可达到送风需求,从而大大降低了空调运行的成本;施工成本及工期也大幅减少,成本节约了40%,工期缩短了半个月。此外,在场馆座位上方,四面墙体被改装为自动排烟窗,除可满足发生火灾时的排烟功能外,还能兼顾自然采光和通风。
据悉,该体育馆建成于2000年,为了承办成都大运会赛事,经过一番改造提升后,又变身为一个会“呼吸”的绿色场馆。
成都大运会共有竞赛和训练场馆49处,其中,像西南财经大学光华校区体育馆这样经过改造提升的场馆有36处。城北体育馆、猛追湾游泳场等一批承载着成都市民情怀的老场馆,以及不少驻成都高校的运动场馆,按照办赛标准进行提档升级,更换成LED节能灯具,使用多联变频空调,使用碲化镉发电玻璃进行供电以减少建筑碳排放……经过这样“小而巧”的改造后,不仅能满足承接成都大运会赛事训练的需求,还实现了绿色节俭的目标。
新建场馆也在打造外观亮点的同时,借助科技力量实现绿色低碳的愿景。以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成都大运会开幕式的举办地为例,观众们就座的看台,大规模采用了“预制清水砼看台板”,这种新材料可100%实现工厂化定制生产,无现浇、无装饰,是目前最为环保的施工方法;新建的凤凰山体育公园,在广场地下设置了250立方米的雨水收集池,可将雨水收集起来循环利用,配套土壤湿度传感器的植物微喷灌系统也更加节水。
此外,记者还在许多场馆里看到了既符合年轻人“口味”又能助力绿色低碳的趣味小设计,比如互动式的“低碳魔方”,赛事期间,观众将矿泉水瓶、易拉罐、纸杯等可回收废弃物放进去,它就会打印出碳积分小票,凭小票可以兑换相应的成都大运会纪念品。
在探访成都大运会场馆的过程中,记者还欣喜地发现了河北企业的身影——双流体育中心、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等场馆,都铺装了河北英利奥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运动地板。在助力运动员热情高燃、出色发挥的同时,这些“河北制造”也凭借着绿色环保的原材料、无污染的生产工艺,为场馆实现绿色低碳的目标贡献了力量。(河北日报记者 赵瑞雪)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