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3年7月11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智伟)“瓯洋007”海工平台船舶正式交付,具备16MW级海上风电机组安装运维能力;珠江口东岸的妈湾智慧港,巨大的红色智能远控岸桥,正在为远洋货轮装卸集装箱;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停机坪上客机货机运输繁忙……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为“特区中的特区”,前海坚持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深化深港合作,以海工船舶租赁、前海综合保税区、深圳机场港区作为突破口,不断推进“创新+科技+服务”模式,海陆空齐发,强力助推我市外贸发展。
高效专业服务促进蓝色经济发展
近日,记者来到妈湾智慧港时看到,妈湾港虽然一片繁忙景象,但在现场几乎“空无一人”。原来,在“5G+”技术加持下,妈湾港实现全景监控、无人驾驶应用、无人机安防巡检等应用落地,已由传统散杂货码头升级改造为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第一个应用5G专网的智慧港口,更是国内“5G+港口”创新的第一批试验田,助力港口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为智慧港口的“深圳样板”,妈湾智慧港的成功经验已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在辽宁港口集团的“大窑湾·智慧港口2.0”项目,妈湾智慧港助力该港口数字化转型发展。
作为港口操作系统领先技术,“招商芯”也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招商港口与希腊塞萨洛尼基港务局于2020年签约,在欧洲市场率先使用“招商芯”核心组成部分CTOS系统,作为解决方案进入欧洲市场的示范和推广窗口。
“前海是全新规划、全新建设的产业空间,可以有效满足各种海洋企业个性化需求。我们计划定制10米水深的试验水池、荷载2000兆牛的疲劳试验机等,为海洋高端装备的大型部件提供检验检测技术服务。”青岛海检集团深圳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青岛海检集团与深圳盐田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前海共建国家海洋高端装备公共服务平台,公司业务落地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前海相关部门的服务产业、支持企业的高效和专业。
近年来,前海大力发展以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技术、航运金融、航运服务为代表的蓝色经济。目前,前海正做大做强海工装备、滨海旅游等产业,推动海洋生物、海洋电子信息、海洋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聚力打造千亿级、万亿级海洋产业集群。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前海注册航运企业400家,涉海企业3400家。
持续推动“保税+”业态创新发展
“入驻综保区不久,我们就收到了前海管理局支持我们在区域内开展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试点的复函。”慧镕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玉娇说,正是在前海的支持下,慧镕电子可针对不同的维修服务需求提供配套解决方案。
今年1月,前海推出的“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综合保税维修服务”入选了生态环境部公布了最新综合规划与政策典型案例,该成果依托前海综合保税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及国家支持保税维修业务的政策优势,引入相关企业,推进高起点、高附加值的通讯设备保税维修业务。
近两年来,前海吸引了一批重点企业入驻开展跨境电商、保税检测维修、保税研发等业务,并在支持建设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围网内设立配套服务设施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今年5月,设立于前海综合保税区内的KDP亚洲测试中心正式开业,标志着全市首个保税研发与测试中心在前海正式落地,进一步完善了前海综合保税区构建加工制造、研发设计、物流分拨、检测维修及销售服务“五大中心”的战略版图。
实际上,早在2022年11月,KDP亚洲测试中心启动试运营,走通了全市首单保税研发模式。前海综保区以“五大中心”建设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路径,持续推动“保税+”业态创新发展,在稳步发展保税物流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保税展示交易、保税检测维修、保税融资租赁、保税加工等新模式,取得新突破。
高水平构筑空港经济
前海机场及周边片区堪称是前海合作区的“流量担当”。这里有生机勃勃的繁忙空港,建成“空铁联运”的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实现高铁站和航站楼无缝衔接。此外,连接珠江东西两岸、24公里长的深中通道将在2024年建成,规划在深圳侧的深中通道门户片区,未来将加速交换东西两岸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
“海关探索实现‘登机口’前置,将航空物流集拼、查验、打板等环节前置到前海综合保税区,实现前海打板、机场直放。”深圳宝安机场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模式预计可降低30%物流成本。
事实上,前海“扩区”后,深圳机场港区地理优势尤为突出,国际物流片区初显集聚效益,产业链供应链逐步完善,配套服务业稳步发展;依托“空港+保税+会展经济”的叠加优势,深圳机场港区临空经济潜力巨大。
今年以来,深圳机场已新开5条、加密4条国际货运航线,其中包括多条跨境电商空运专线,深圳机场国际和地区货运通航点达到35个。今年1-5月,深圳机场货运发展优于全国主要机场,其中跨境电商业务量同比翻倍,充分展现深圳作为中国外贸第一城的旺盛活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