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都入伏了,还不出梅?等官宣……

时间:2023-07-10 19:12:07    来源 : 长江日报

雨带北抬,北方人苦等了许久的解暑雨,终于要来了。


(资料图片)

中央气象台预计,7月11日至14日,四川盆地至黄淮、华北、东北地区将有较强降雨,并伴有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四川盆地、河南东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等地累计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四川盆地西部和山东南部局地累计降雨量将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降雨量预报:7月11日至14日,四川盆地、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河南、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吉林、黑龙江南部、内蒙古东北部、西藏东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四川盆地、山东中南部、江苏北部、西藏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上述地区累计降水量30~70毫米,四川盆地、山东南部、河南东部、江苏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有100~150毫米,四川盆地西部和山东南部局地可达200~300毫米,局地累计雨量可能突破历史同期极值;过程伴有雷电、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主要降雨时段为11日夜间至13日。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张娟介绍,11-14日这轮降雨过程对华北地区来说可能还达不到入汛的标准,但可以看作是北方主汛前的一次“演练”。

从中期预报来看,未来11-14天(7月20-23日),主要降雨将位于淮河流域、华北、东北地区南部、江南西部、华南、西南地区东部等地,累计降水量有30~70毫米,华南局地超过100毫米。

总体大趋势来看,之后北方地区雨会逐渐多起来,主雨季的开启也不远了。

对6月开始就饱受极端高温之苦的北方(尤其华北、黄淮一带)而言,高温终于要休息几天了。

今天晚上华北一带就会有降雨,明天这一带高温开始缩减。不过从南到北,中东部依旧大片高温,南北高温仍是连成片↓

后天开始,北方降水增强,华北一带高温基本绝迹,到13日,华北、黄淮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在30℃出头,是近期少有的清凉了↓

要注意的是,14日随着降雨结束,高温又会发展增多。北京、天津、石家庄又有连续高温出现,最高气温在35-37℃之间,虽高温数值不及此前,但由于相对湿度增大,北方朋友将体会一把南方的闷热。

热归热,但随着北方各地之后陆续开启主汛期,像6月以来遭遇的这种极端高温过程,再出现大片持续40℃的可能性也没那么大了。

北方有退出高温群聊的机会,对南方而言,酷暑这才刚刚开始。

对于始终处在副热带高压系统掌控下的江南、华南等地来说,至少未来5、6天高温都还将持续,其中浙江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8~39℃、局地40℃。另外四川东部、重庆一带今后3天高温强度也比较大、最高气温可达38℃左右。

大城市中,杭州、南昌、广州、海口今后7天将实现高温“全勤”。

明天就要正式进入三伏了,南方的高温核心时段也该到来了。三伏期间的常年平均最高气温来看,大城市暑热排名依次是重庆、杭州、福州、南昌、长沙、上海、武汉、广州、合肥、南京、海口、南宁。这其中,重庆是三伏期间高温日数最多的。

所以说,南方朋友还有漫漫苦夏要熬啊……

热成这样 南方出梅了吗?

还没官宣呢...

16日前后副高有所东退

江南一带降雨又将会增多

所以到底算不算出梅还需要再临近观察

武汉市三天预报

今天晚上:多云到晴天

明天白天:多云到晴天

最高气温:36℃, 最低气温:30℃

湿度:55%-90%, 风:偏南风3到4级,阵风5到7级

中心城区: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 31℃

明天晚上到后天白天:多云到晴天

最高气温:36℃, 最低气温:31℃

湿度:55%-90%, 风:偏南风3到4级,阵风5到7级

中心城区: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 32℃

后天晚上到大后天白天:多云到晴天

最高气温:36℃, 最低气温:31℃

湿度:55%-90%, 风:偏南风3到4级,阵风5到7级

中心城区: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 32℃

哪天入伏,是咋定的?

7月11日,今年的三伏大幕将正式开启。一些细心的公众发现,去年入伏时间是7月16日,而再早一点的年份还有7月13日、7月17日入伏的。哪天入伏,是咋定的?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文科普专家修立鹏介绍,伏天不仅天数不确定,可能是30天,也可能是40天,就连入伏开始的日期每年都不一样。入伏开始的日期是通过干支纪日法推算出来的。但要准确数出伏天,还需要了解农历的夏至日,以及干支纪日法的顺序。

我们知道,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而农历二十四节气就是其中“阳历”的部分——它是把太阳运行一年的时间平均分成24份来确定的,所以节气的时间点在阳历上反而比较固定。比如夏至,它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在阳历中的日期只会在6月20日、6月21日和6月22日这三天变动,绝大多数年份为6月21日。

夏至后不久,便是伏天。俗语说:“夏至三庚便数伏。”其中的“庚”,指的就是天干中排第七的那个字。这句话的意思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而这一天何时到来,就没有什么规律了,只能去查黄历上的干支日期。

今年的夏至是公历6月21日,从夏至日算起,第三个带庚的日子为庚午日,对应的公历日期是7月11日,所以这天就成了今年入伏开始的日期。

修立鹏表示,每年入伏的开始日期虽然都不一样,但均在公历的7月中旬。“今年是本世纪入伏最早的年份之一。”

三伏又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从时间上来讲,大约在公历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正好处在小暑和立秋之间,天气既潮湿又闷热。我国古人在诗句中就描绘了三伏的各种炎热,如“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等。

(编辑整合:姚昊 来源:新华社 中国天气 武汉市气象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标签:

热门推荐

X 关闭

X 关闭